1.事务(Transaction)及其ACID属性
事务是由一组SQL语句组成的逻辑处理单元,事务具有4属性,通常称为事务的ACID属性。
- 原性性(Actomicity):事务是一个原子操作单元,其对数据的修改,要么全都执行,要么全都不执行。
- 一致性(Consistent):在事务开始和完成时,数据都必须保持一致状态。这意味着所有相关的数据规则都必须应用于事务的修改,以操持完整性;事务结束时,所有的内部数* 据结构(如B树索引或双向链表)也都必须是正确的。
- 隔离性(Isolation):数据库系统提供一定的隔离机制,保证事务在不受外部并发操作影响的“独立”环境执行。这意味着事务处理过程中的中间状态对外部是不可见的,反之亦然。
- 持久性(Durable):事务完成之后,它对于数据的修改是永久性的,即使出现系统故障也能够保持。
2.并发事务带来的问题
相对于串行处理来说,并发事务处理能大大增加数据库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数据库系统的事务吞吐量,从而可以支持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户。但并发事务处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 更新丢失(Lost Update):当两个或多个事务选择同一行,然后基于最初选定的值更新该行时,由于每个事务都不知道其他事务的存在,就会发生丢失更新问题——最后的更新覆盖了其他事务所做的更新。例如,两个编辑人员制作了同一文档的电子副本。每个编辑人员独立地更改其副本,然后保存更改后的副本,这样就覆盖了原始文档。最后保存其更改保存其更改副本的编辑人员覆盖另一个编辑人员所做的修改。如果在一个编辑人员完成并提交事务之前,另一个编辑人员不能访问同一文件,则可避免此问题
- 脏读(Dirty Reads):A事务读取B事务尚未提交的更改数据,并在这个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操作,这时候如果事务B回滚,那么A事务读到的数据是不被承认的。。这种现象被形象地叫做“脏读”。
- 不可重复读(Non-Repeatable Reads):事务A首先读取了一条数据,然后执行逻辑的时候,事务B将这条数据改变了,然后事务A再次读取的时候,发现数据不匹配了,就是所谓的不可重复读了。
也就是说,当前事务先进行了一次数据读取,然后再次读取到的数据是别的事务修改成功的数据,导致两次读取到的数据不匹配,也就照应了不可重复读的语义。 - 幻读(Phantom Reads):事务A首先根据条件索引得到N条数据,然后事务B改变了这N条数据之外的M条或者增添了M条符合事务A搜索条件的数据,导致事务A再次搜索发现有N+M条数据了,就产生了幻读。
也就是说,当前事务读第一次取到的数据比后来读取到数据条目少。
不可重复读和幻读比较:
两者有些相似,但是前者针对的是update或delete,后者针对的insert。
注意:不可重复读和幻读的区别是:前者是指读到了已经提交的事务的更改数据(修改或删除),后者是指读到了其他已经提交事务的新增数据。
3.事务隔离级别
在并发事务处理带来的问题中,“更新丢失”通常应该是完全避免的。但防止更新丢失,并不能单靠数据库事务控制器来解决,需要应用程序对要更新的数据加必要的锁来解决,因此,防止更新丢失应该是应用的责任。
“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其实都是数据库读一致性问题,必须由数据库提供一定的事务隔离机制来解决。数据库实现事务隔离的方式,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一种是在读取数据前,对其加锁,阻止其他事务对数据进行修改。
另一种是不用加任何锁,通过一定机制生成一个数据请求时间点的一致性数据快照(Snapshot),并用这个快照来提供一定级别(语句级或事务级)的一致性读取。从用户的角度,好像是数据库可以提供同一数据的多个版本,因此,这种技术叫做数据多版本并发控制(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简称MVCC或MCC),也经常称为多版本数据库。
数据库的事务隔离级别越严格,并发副作用越小,但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因为事务隔离实质上就是使事务在一定程度上“串行化”进行,这显然与“并发”是矛盾的,同时,不同的应用对读一致性和事务隔离程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许多应用对“不可重复读”和“幻读”并不敏感,可能更关心数据并发访问的能力。
为了解决“隔离”与“并发”的矛盾,ISO/ANSI SQL92定义了4个事务隔离级别,每个级别的隔离程度不同,允许出现的副作用也不同,应用可以根据自己业务逻辑要求,通过选择不同的隔离级别来平衡"隔离"与"并发"的矛盾
事务4种隔离级别比较
隔离级别/读数据一致性及允许的并发副作用 | 读数据一致性 | 脏读 | 不可重复读 | 幻读 |
---|---|---|---|---|
未提交读(Read uncommitted) | 最低级别,只能保证不读取物理上损坏的数据 | 是 | 是 | 是 |
已提交读(Read committed) | 语句级 | 否 | 是 | 是 |
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 | 事务级 | 否 | 否 | 是 |
可序列化(Serializable) | 最高级别,事务级 | 否 | 否 | 否 |
总结: | ||||
1.脏读:事务 A 读取了事务 B 未提交的数据,并在这个基础上又做了其他操作。 | ||||
2.不可重复读:事务 A 读取了事务 B 已提交的更改数据。 | ||||
3.幻读:事务 A 读取了事务 B 已提交的新增数据。 | ||||
最后要说明的是:各具体数据库并不一定完全实现了上述4个隔离级别,例如,Oracle只提供Read committed和Serializable两个标准级别,另外还自己定义的Read only隔离级别:SQL Server除支持上述ISO/ANSI SQL92定义的4个级别外,还支持一个叫做"快照"的隔离级别,但严格来说它是一个用MVCC实现的Serializable隔离级别。MySQL支持全部4个隔离级别,但在具体实现时,有一些特点,比如在一些隔离级下是采用MVCC一致性读,但某些情况又不是。 |